李春华官方网站
http://7455.diaosu.cn
李春华首页>文章>正文

“自然天成”与“文化天成”---(邹跃进)

更新时间:2024-05-18 02:53:31 作者:李春华

“自然天成”与“文化天成”

——李春华《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作品解读

“Nature-making" and "Culture-making"——Unscrambling Li Chunhua's “The series of Cultural Caster Sight"

⊙邹跃进 by Zou Yuejin

  近来,雕塑家李春华创作了《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雕塑作品,共七件。它们都是以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或文化现象为表现对象的,如黄帝、佛道、清朝皇帝、观音、毛泽东思想等。在本文中,我将从“自然天成”和“文化天成”两个角度,来解读李春华的《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雕塑作品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因为在我看来,他的这批雕塑作品是从自然的角度,表现人类文化及其生成和变化的一种尝试。当然,我的这一总体判断,是建立在对什么是“喀斯特”这个专有名词含义的基础之上的。在这里,“喀斯特”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石头的碳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起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解流动的碳酸氢钙,再在流动的过程中消解,部分遇到空气再次凝固,由此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在我国,广西的乐业天坑、桂林山水,贵州的天然大地漏斗,云南的路南石林,广东英德的宝晶宫溶洞和江浙一带的太湖石这些“自然天成”的美丽景观,都是由地理上叫喀斯特现象所形成的。从《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雕塑的命名我们就不难看出,李春华从卡斯持这一自然现象理解“文化天成”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从“自然天成”的立场从事雕塑艺术探索的独特方法和角度。

  很显然,“自然天成”的观念,是在与“文化人为”相对立的角度获得其意义和价值的。但在李春华的《文化之喀斯特景观系列》雕塑作品中,文化是被作为自然现象来理解和表达的,即文化像自然一样是天成而非人为的。因为在李春华的作品中,喀斯特成为文化生成和变化,交融和凝固的隐喻,如在《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之一《佛道》中,作者在老子形象的身上,不合逻辑地添加了经历过漫长的岁月而风化了的佛教造像,让人想起佛教因道家的阐释系统而在中国文化中得以顺利传播的历史。所以,《文化的卡斯特景观系列》作为表达文化变迁的隐喻,其重要性在于为我们从交融和冲突、溶解与重塑、流动与凝固的自然过程,理解从黄帝到毛泽东的几千年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变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尽管从哲学的角度看,隐含在李春华作品中的“文化天成”的观念,也许有些宿命论的嫌疑,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李春华看待历史和文化的生成与变化的艺术立场,能帮助我们在不可摆脱的世俗生活中,获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另样心境。

  如果我对李春华隐含在《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中的文化观的认识是准确的话,那么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在李春华的总体观念中,“文化天成”是建立在“自然天成”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李春华的雕塑艺术探索的哲学基础和出发点。其实在创作《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之前,李春华就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其方法是以英石的自然形态为他的雕塑艺术生发的起点,在不破坏原生态的形象基础上,经过想象性的重组和改造,达到“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这类艺术试验被批评家孙振华称为“发现的雕塑”,其代表作有《踏歌》《舞·武》和《蓄势》等。很显然,近来创作的《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作品,在总体上仍然是李春华“自然天成”艺术试验的延续,但从另一角度看则有根本性的不同,这种不同,说宏大一点是从现代艺术范式向后现代艺术范式的转换,说微观一点是从艺术本体(即“发现雕塑”)向文化观念和意义(理解文化的生成与变化)的转型。这是因为在《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作品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后现代艺术所惯用的基本手法:挪用、拼接、并置和修正,从而比较准确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文化天成”。我虽然不能说,李春华的这一艺术探索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基于“自然天成”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去探索和表现人类文化的性质和意味的艺术方向,无疑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我相信,李春华一定能把握其中各种可能性包含的成功的机缘,在艺术形态和思想观念上创作出更深刻,也更具艺术力量的艺术。

                      

                         二00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于北京望京花园

(邹跃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教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