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官方网站
http://7455.diaosu.cn
李春华首页>文章>正文

发现与探索—李春华雕塑作品之管见(山左陈氏)

更新时间:2024-05-18 03:28:59 作者:李春华

发现与探索

——李春华雕塑作品之管见

Discovering and Exploring——Opinions on Li Chunhua's Sculptures

⊙山左陈氏 by Shan zuo chen shi

  江苏的太湖石、安徽的灵璧石、福建的九龙璧、广东的英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观赏奇石。这是皇天的恩赐,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千百年来,这些形态各异、优美奇绝的嶙峋秀石成为中国式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品味把玩之物。这不仅仅为多彩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的诗情画意,而且也构成了蔚然大观的“石文化”。

  然而奇石就是奇石,其与雕塑何干?

  当中央美术学院的展望先生用不锈钢敲打出第一件“太湖石”的时候,由于形式、材料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太湖石就变成了雕塑。奇石也就和雕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奇石也就成了雕塑。展望先生的不锈钢“太湖石”,可以置之室内,可以置之室外,甚至可以漂浮在公海任凭南北东西。

  无独有偶。广东佛山的李春华先生也在奇石上做文章

  不过他选择的是广东的英石,把英石变成了雕塑。英石产于广东省的英德(古称英州),故名英石。李春华主要从事景观建筑和环境雕塑的设计与创作,对中国传统的营造法式有较深的研究,对材料的驾驭能力特强。去年,好友孙振华博士为他的雕塑作品写了评论文章寄与本刊推荐刊发,我才第一次看到了他的关于奇石的雕塑。2007年10月11日至14日,“2007泛雕塑艺术展”期间我与他在上海不期而遇,进行了多次长谈,对他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泛雕塑艺术展”期间,他的作品《中国功夫》系列被香港的收藏大家以不菲的价格收藏,颇令同行们生羡。

  先是展望,后是李春华,硬是把原本与雕塑无关的自然造化的奇石变成了雕塑作品,而且又是那么的巧妙,巧妙的又各自不同。展望的作品是以太湖石为模具,用不锈钢随形就势敲打而成;李春华则是先观察奇石,然后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将奇石组合,装置、构成自己理想的艺术形象,然后再翻铸成型。李春华的作品,由于观察细致,构思巧妙,而且几乎看不出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他的一些做孔、洞处理的作品除外),极尽自然之态,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果说展望先生的“太湖石”雕塑尚有或雕或塑的成分,那么李春华先生的“英石”雕塑则是非雕非塑之产物。在数百年之前,身体力行倡导或雕或塑才是雕塑的米开朗基罗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想到,他身后的数百年竟然会出现非雕非塑的雕塑。

  那么,这种非雕非塑的东西是不是雕塑呢?

  我以为:它是!因为至今没有人说它不是雕塑,没有人提出否定它不是雕塑的依据。

  “第十三届中国雕塑论坛”与“2007泛雕塑艺术展”同期举行。我在发言中谈到了“泛雕塑艺术的底线”问题。窃以为:泛雕塑艺术有没有边界?答案肯定是应该有。那么,泛雕塑艺术的边界何在?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应该在“雕塑”的基础上谈“泛”,而不是在“泛”的前提下谈“雕塑”,不能本末倒置。凡是符合雕塑特征的立体造型艺术都应该被看作是雕塑,不论什么形式、材料和语言;二是应该具备或真、或善、或美、或慧、或能的标准或者说是条件,至少必居其一;三是要适合人性,顺应人之常情,不具备任何反人类的一切因素。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底线标准,李春华先生的“英石”作品属于雕塑的范畴无疑。可能有人说这种界定没有任何意义,其实不然。确认这种非雕非塑的东西是雕塑作品,那就意味着一种观念的更新与革命。当然,目前非雕非塑的雕塑作品形式很多,语言也相当丰富,从事这方面创作的艺术家也有相当的规模。前行之旅,李春华并不孤单。

  李春华的作品,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有赖于“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而生成。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文化观认为人与自然世界是和合为一的,是与之共生共荣的,不是对立的。所谓的“物我两忘”,所谓的“不知蝶之为周,周之为蝶”,是中国文化的追求的最高意境。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所谓的“人物十八描”法,“十六家”或“十八家”山石皴法,无一不是自然物象与艺术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经过上千年或是数百年的打造而逐步形成了一种程式。直白一些来说,这些山石皴法是“由人两眼生看出的”,是一种发现,是发现后的联想。李春华的作品亦是如此。他从自然造就的英石中发现了原石之美,然后张开想象的双翼,将原石加工组合,构成了自己的艺术形象,进行材料的转换,可谓妙手偶得之。作为一个环境艺术家,李春华将自己的作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或放置在自然环境里,或与自然环境的图片重新组合,延展了作品的深度,拓展了作品的宽度,升华了作品的美学内涵。如作品《桂林印象》《和风》《帝王》《功》等。

  初看起来,李春华的作品与我台湾地区的朱铭先生的作品有几分相像。其实二者大相径庭,朱铭先生的作品是斧斫而成,李春华的作品却有赖于天成。在佛山参观他的工作室里时,我曾经说过:在以后的创作中,希望也相信他一定能够摆脱这种作品的相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材料优势,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貌的作品来。

  果不其然,就在发稿之前,我看到了李春华发来的新作,简直让我大吃一惊。这一组作品如《观音》《佛山》《空城》等,与其以前的作品(如《东方》)相比,无论从艺术观念上,还是造型上、语言上、风格上均属突变,可谓判若两人,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如果说李春华原来的山石系列作品是在“技”的层面上锤词炼句,那么,这一组新作则是由“技”而入“道”,由“形而下”向“形而上”提升。艺术形式上,由张扬激越变成了含蓄与内敛,由争奇斗巧变成了稳重与端庄,由单纯的发现、模拟状物之美,变成了对哲理的深度思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延续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前者与后者并非割席断袍,而是藕断丝连。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李春华敢于否定自我,勇于超越自我,谋变而重塑了自我,以能变、善变而实现了当代艺术家的自我价值。

二00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于北京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